分享
孩提時,兒子張著小手對母親說:“媽媽,我腿疼。”母親急忙抱過兒子,問:“乖,哪兒疼?”兒子在母親的懷抱裡,蹬了蹬小腿說:“噢,不疼了。”但剛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親明白了:兒子原來是想讓她抱。年輕的母親抱著兒子,親著他的小鼻頭說:“壞寶,還騙媽媽呢。”兒子在母親的懷抱裡,一臉得意地笑。這是孩子對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少年時,兒子對母親說:“媽媽,老師又要資料費了。”母親把壓在枕頭下的一沓錢拿出來,放到兒子手裡。兒子接過錢,飛快地跑了。在煙霧繚繞中他看見了母親的臉。母親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只是低聲說:“孩子,看看你手裡的那沓錢。”他攤開手,看著母親給他的錢。那些錢有新的有舊的,都被母親疊得整整齊齊,面額最大的也不超過兩元,都是母親起早貪黑賣小吃甚至撿破爛掙來的。看著那沓錢,悔恨的淚水自他眼中潸然而下。他要錢,根本不是交資料費,而是為了抽煙。這是他對母親撒的第二個謊。
  
青年時,兒子在信中說:“媽媽,這個假期我不回家了,我在這兒找到了一份家教,我想在這兒打工。”開學了,黑瘦的兒子站在學校的公用電話旁對母親說:“工作挺輕鬆的,每天只需上三個小時的課,能掙五十塊錢。這一個假期,我掙了一千多塊錢,這學期,您就不用再給我寄生活費了。”電話那端,早有淚水順著母親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下來。母親已從兒子的同學那裡打聽到:兒子整個假期都在一家建築工地做小工,每天要幹十多個小時。這是兒子對母親撒的第三個謊。
  
中年時,兒子早已成了家,母親也老了。母親病倒了。病床前,兒子說:“媽,您的病一定能治好的,您就安心治療吧。”其實母親患的是癌症,晚期,醫生說至多能活三個月。這是兒子對母親撒的第四個謊。
  
母親卻說,自己不習慣醫院的環境,如果再讓她待在那裡,她寧願去死。無奈,兒子只好把母親接回家,保守治療。在家裡,母親天天都是一副很快樂、很滿足的樣子。兒子也悄悄地鬆了口氣,能讓母親按照自己的意願度過最後的時光,這樣,也很不錯。母親去世三年後的一天,兒子見到為母親治病的醫生,講起母親。兒子說:“還好,我的母親自始至終都不知道她患的是癌症,在她最後的時間裡,還算快樂。”醫生對他的母親印像很深。他說:“我對你的母親真的很欽佩,她在被確診的時候就堅持讓我告訴她自己的病情,然後堅持不住院治療。在家裡療養期間也不讓我用最好最貴的藥。她說你的公司因為缺乏資金都快倒閉了,她不想讓你為了她的病,再背一大堆外債。她的快樂,也是為了讓你相信,她在家療養同樣很好。你的母親,真的很愛你。”聽完醫生的話,兒子淚流滿面,原來母親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情,她是替兒子著想,才謊稱自己不習慣醫院的環境,堅決不要住院治療。
  
其實,撒謊,兒子永遠比不過母親啊!因為,母親是寧願犧牲自己來換取孩子幸福的。世上沒有人比母親更愛孩子。


出處來源: http://www.puresky.org/

戀人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空間,也不是長度,所以無法測量。那是彼此心裡的感受,無法衡量的一種距離,但是,我們卻可以在見面的瞬間立刻察覺出遠近。愛情其實沒有道理可言,深愛對方的那種無怨無悔,也不是旁人可以理解的,但是戀人們自有一套公式,知道愛有多深,知道思念有多長,當然,也知道忌妒和猜疑的背後暗藏一把利刃...

尋找適合自己的對象,必須擴大生活圈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是,擴大生活圈的同 時,也要放寬自己的擇友條件,不要隨便將別人貼上「討厭」的標籤,否則,可能錯失良 緣。世界上的人,雖有千百種;卻有一種很簡單的二分法——把所有的人分成「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兩類。人與人之間,本來...

也許是最後一次媽媽要我載她去購物,煩啊,我還有事要做耶;哥哥向我借車,心中百般個不願意;弟弟又打電話來說要繳書籍費,呼,賺錢真辛苦;家長跑來訴苦著小孩教養問題不想聽;同事晚上打電話來抱怨心事,真想掛斷;車子髒了,要洗車;狗狗發臭了,要洗澡…煩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難免心煩氣躁;生活的瑣...

女人記得讓她笑的男人男人記得讓他哭的女人可是女人總是留在讓她哭的男人身邊男人卻留在讓他笑的女人那裡幾個星期過去了,這段話始終縈繞在心底。這個理論基本上成立,也多有輔例證明,但是,其中究竟是什麼道理?曾經有一位朋友告訴我,男生其實比女生浪漫。即使生活無憂,也會悄然在夜深人靜的黑暗裡,拿起酒杯,啜口酒...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