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女性雜誌、女性名人宣揚著「女人要好好愛自己」的觀念?為什麼說的都是女人?女人不愛自己嗎?不就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

坊間太多兩性書籍、網路文章不停的在提倡女人要「多愛自己一點」。網友轉貼著「愛自己的八個法則」「檢測是否夠愛自己的三步驟」「學習愛自己的SOP」。更有不少女性名人在公開訪談時,振臂疾呼:「女人……真的要好好愛自己啊!」

我曾經很疑惑,「愛自己」這件事情為什麼需要別人來對你循循善誘?畢竟,你自己都不願意愛自己了,別人又何必在乎?而且,為什麼普遍認為「女人」比較不夠愛自己呢?

或許,因為女人很常在愛情中委曲求全,為難自己。

甚者,女人常在婚姻生活中犧牲奉獻,沒了自己。                                                               

但我發現,這社會卻不停的恭維著女人的溫柔謙讓,讚揚著媽媽為了小孩奉獻自己的情操。類似的故事不停的被傳頌著,媽媽為了小孩放棄工作、夢想、自我,就為了成就另一半的事業與小孩的未來。媽媽啃著魚頭和魚尾巴,還笑著說自己就是愛吃這部位的魚肉,其實是為了讓還在成長中的孩子能盡情享受肥美的魚腹肉。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女人不愛自己嗎:「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一個女人只要過度犧牲奉獻、成就他人,就會被誇獎讚揚。

 

在一個女人只要過度犧牲奉獻、成就他人,就會被誇獎讚揚的社會裡,女人愛別人多一點,愛自己少一點,好像變成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不要誤會,我認為媽媽真的很偉大,為了小孩,把自己縮的很小,捨棄了許多層面的需求。但老實說,我不喜歡這樣瓊瑤般的自我犧牲情節。這造成了一個很重的框框,框住了「母親」這個角色,好像母親如果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就是不夠偉大、不夠愛老公、小孩。

我更不喜歡女人利用這樣的「受害者心態」來襯托自己的偉大,更糟糕的是利用這樣的「宿命感」來說服自己,跟自己的軟弱妥協。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女人不愛自己嗎:「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女人不要利用「受害者心態」來襯托自己的偉大,更糟糕的是利用這樣的「宿命感」來說服自己,跟自己的軟弱妥協。

 

 

「我不是不去爭取,而是我現階段更重要的是家庭」「我也有夢想,但小孩需要媽媽的陪伴」。然而,這樣的犧牲有時搖身一變,成了握在手上的令箭:「我為了你放棄一切,你怎麼還可以愛上別人?」「媽媽為了你們這麼辛苦,你們怎麼可以不聽我的話?」

但說穿了,一切都只是「選擇」罷了,是每個當下對自己最好、最適合的選擇,無關犧牲,更無須說嘴。你可以選擇離開職場,在家裡照顧小孩,但那是你在評量了各個面向後得出的最好結果。

如果選擇了離職,或許可以解決保母費的沉重負擔,解決家中財務的燃眉之急,卻必須接受在家全年無休、隨時待命的疲勞,或是承擔之後二度就業的高門檻。但優點是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小孩,盡情發揮母愛,擁有看著孩子成長的幸福喜悅,勝於工作有形或無形的收穫。

反過來說,如果選擇全力衝刺事業,只當個週末媽媽,那也是評估了各面向的獲得與犧牲後,對自己最適切的選擇,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不論是否在當下做出了讓步與妥協,那往往也只是因為我們不想面對硬碰硬的爭吵場景,或不敢承受撕破臉的後果,而做出的選擇罷了,不是嗎?

 

勇敢承擔選擇的結果

那麼,為什麼犧牲奉獻的宿命牌,永遠有人買單呢?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女人不愛自己嗎:「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愛別人」是最方便的卸責原因。當委屈求全的理由是「愛別人」,似乎沒有人可以責備你選擇、考量的不夠周全。

 

或許,「愛別人」是最方便的卸責原因。當委屈求全的理由是「愛別人」,似乎沒有人可以責備你選擇、考量的不夠周全。為愛犧牲的你,好像怎麼做都是對的,即便之後的發展沒有美好結局,周遭人好像也不會責怪你,反而會覺得你可憐、傻氣。

 

但是這種雙邊討好的犧牲,又何嘗不是一種不敢承擔的軟弱?

為了對父母的愛,不去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遵從他們的期望選擇職業,即便工作的非常不開心,好像別人也無從譴責你的服從,而會將矛頭指向限制兒女自我發展的父母。

為了對小孩、老公的愛,放棄高薪的收入、美好的前途、出國進修的夢想,在家洗手作羹湯,就算之後老公開始嫌棄你是黃臉婆,小孩長大離巢後,難以再次進入職場,大家也只會對你投以憐憫的眼神。

 

「憐憫」比起「譴責」,承受起來簡單多了,對嗎?

愛別人絕對是非常合理的選擇,但當你在衡量當下所有得失後,選擇了「愛別人」帶來的滿足感,也要一肩扛起這個選擇的風險,並且積極的去預防與管理。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女人不愛自己嗎:「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當你確定可以勇敢承擔任何因為「愛別人」而做的選擇,承受將來可能不如預期的結果,沒有任何埋怨與委屈,擺脫了受害者的宿命感,那麼,你也同時選擇了「愛自己」。

 

就像是大學選科系、進社會選工作、進賣場選水果一樣,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愛,就把選擇扛起來,這是一種女人該有的勇敢。

而當你確定可以勇敢承擔任何因為「愛別人」而做的選擇,承受將來可能不如預期的結果,沒有任何埋怨與委屈,擺脫了受害者的宿命感,那麼,其實你也同時選擇了「愛自己」。

「愛自己」不代表不愛別人,不代表自私,更不代表你因為要讓自己開心,而犧牲了任何人的利益。

「愛自己」只是單純的表示,你很清楚任何一個當下,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承擔利弊得失的結果。

這種篤定、勇敢、堅強,不帶任何宿命論、不打任何犧牲牌,甚至不替自己留一個寧願被憐憫也不要被譴責的後路,就是「愛自己」。

你,有好好愛自己嗎?

 

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女人不愛自己嗎:「無關犧牲,只是選擇!」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勇敢如妳》

 

【更多資訊請上《商周出版》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親愛的:我們在一起,不是因為將就,不是因為肉體,不是因為金錢。我們在一起,只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理由:相愛,願意一起度過日日夜夜。嫁給你,做你的妻子。即使你不是一個有錢人,但是在我眼裡,嫁給你,我將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新娘。因為你給了我別人無法代替的愛。而且在結婚以後,在我眼裡,我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

總以為,我們很愛某個人,會一生一世地愛下去,等下去,直到滄桑變色,海枯石爛。當所有人都告訴我們,不要執迷,他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好,但我們,寧可相信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童話,也不願相信身邊人說的。總以為,愛上了一個人,我們就必須是一輩子不變心,總以為我們是能等到冥冥中的緣份再度重逢。千里姻緣一線牽,當云霧...

剛搬進這個房子的那天,她整理完全部的東西,最後拿出一個非常精緻的玻璃瓶,對他說道:“親愛的,3個月內,你讓我每哭一次,我就往裡面加一滴水,代表我的眼淚。要是它滿了,我就收拾我的東西離開這房子。”男人不以為然,有點納悶:“你們女人也太神經質了吧!就這麼不信任我麼,那...

文/吳若權擁抱幸福的記憶,是永遠的陽光,足以讓人生所有的雨季,成為過去。 回憶起幼年的時候,有一次我任性耍脾氣,不肯偕同爸媽去一位親戚家作客,故意在對方家門口放聲痛哭,抵死不肯跨入對方家門。父親不但沒有當眾責罵我,還溫柔地將我迎面抱起,到附近的公園散步。 那時,天氣炎熱,混雜著汗...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