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說實話,寂寞本身並不惹人喜歡,他常常和孤獨一起侵襲你的心頭。

但有一句比較經典的話--「當痛苦不可避免的時候,就把他當作一種享受」。

我很佩服說出這句話的人,其境界已經到達了某種高度了。

當我們大談寂寞的時候,寂寞已經悄然而至了。

不同的人,對待寂寞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對酒當歌,發洩鬱悶,偶作少年輕狂;有的人小聲啜泣,感歎知音難覓,但寂寞過後,依舊嬉笑顏開。

一般來說,所謂的寂寞就是朋友的離去,剩下一個形單影隻的你,不過還好,這是短暫的,不久,你的朋友就會回到你的身邊,這時候,寂寞更讓你感覺朋友的可貴。

有種寂寞,叫「無人理」。這種寂寞最可悲,有些人做不了好人,也做不成惡人,兩頭不靠邊。久而久之,內心就自我的封閉了,那種寂寞從心尖而發,讓人心酸。

又有種寂寞,名「高處寒」。古之便有「高處不勝寒」之語。

很多人一生逐名逐利,或為某物瘋狂,到頭來,驀然間,發現一切皆虛無。

抑或發現,自己爬的太高了,周圍已經沒有了夥伴或是對手了,到那時,任何目標都變的沒有意義了。

還有種寂寞,人們稱之為「知音少」。人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著自己的知音人,有的窮盡畢生,也沒找到,有的找到了,卻又失去了,那種「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感覺,是由全身而發,那種感覺有時根本就無法述諸文字,乃寂寞中的寂寞。



沒有伴侶的時候,即使是孤單,也可以很快樂這個時候,孤單是一種境界。你可以一個人走遍世界,結識不同的朋友你也可以選擇下班之後,立刻回到家裡享受自己的世界一個人的孤單,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侶以後的那份孤單伴侶糟糕,你卻不能離開他,那是最孤單的你和他,曾經有過許多快樂的時光,你以為從此不再孤單只是,...

文/吳淡如 我一直不喜歡太戲劇化的故事,總覺得轉彎太大的、動不動就生離死別、哀感頑豔的故事非常灑狗血,只適合在八點檔或九點半播放。我以為只是寫小說的新手或者活得淺淺浮浮的人,才喜歡悲歡離合的戲劇化撞擊。頭頂的透明玻璃毫不抗拒天光雲影,正午陽光當頭灑落,我坐著坐著,感到一陣暈眩。看見她走進餐...

1~4歲 比可愛5~7歲 比聰明比學藝(幼稚園)8~12歲 比成績(國小)13~15歲 比cool(國中)16~18歲 比帥比漂亮比討不討人喜歡(高中)19~22歲 比女友比男友(大學)23~24歲 比體力(當兵)25歲比學歷比工作(找工作)26~27歲 比汽車28~32歲 比老婆比老公33~35...

一個老人在行駛的火車上, 不小心從窗口把剛買的新鞋弄掉了一隻,周圍的人都為他婉惜。 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道: 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鞋,說不定還能穿呢!顯然,老人的行為 已有了價值判斷 :&nbs...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