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人的身材 , 就能透露出他的修養!

  不久前聽到一句頗有哲理的話:看一個人的身材,就大概知道他的修養。此話初聽起來似覺有些玄乎,但細想一下,一個人的身材與修養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生活中很難見到一位聰慧伶俐或優雅高貴的女性是個胖子。她肯定不會有粗粗的水桶腰、圓滾滾的脖子、肥厚的下巴、胖嘟嘟的手、木樁般的大腿。
  一般而言,那些文化程度較高、有思想、較理智的女性,大都身材苗條、舉止優雅、步態輕盈、形象端莊,比如彭麗媛和楊瀾;相反,那些態度粗魯、任性放縱、從不讀書的女性,少女時代的苗條卻常成為曇花一現的回憶。
  對於男性來說,修養對身材的影響也顯而易見。一位熱愛生活、堅守事業的男子漢,往往會擁有健壯的身軀、協調的體型、結實的腹肌。普京、奧巴馬那樣的政壇明星,運動員般的驕人身材成為他們爭得選票的重要砝碼,挑剔的選民絕不喜歡把選票投給連自己身材都管不了的胖人。大量事實證明,身材勻稱的人會比肥胖者更容易成功。


看一個人的身材,就大概知道他的修養
  20歲之前不漂亮可以怪父母,20歲之後不漂亮要怪自己。一個人優雅的形像不一定會帶來成功,但一個破敗的形像一定會讓你很失敗。形像是人的一張永遠的名片。
  人的一生中,衣服可以有幾千套,鈔票可以有千萬張,而體面的好身材一輩子只有一副,舊了不能換!皺了不能燙!良好的形像是有生產力的,今天不管你有多少錢別人看不到,但形像是無價的。
  標準的身材形像是一個人永久的時裝,很多人花很多的錢來裝修自己的房子,(其實沒有幾個人會來參觀你的房子),卻不懂保養自己的體型,帶著一副肥胖、鬆弛、臃腫、下垂的身材到處讓別人參觀,即使再有錢也不能顯示你的高貴氣質,但是一副好的身材卻可以讓你贏得更多人的尊重。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街上難見到胖子,外國人都感嘆,人人一身灰藍制服的中國人咋都那麼苗條?那時每月二兩油,過節才吃得上肉,糧票還得省著使,想胖也胖不起來。現在過上天天能吃肉的日子,再加上市場開放帶來的各種新鮮食品、越來越多精細加工的食品、越來越厚重的味蕾刺激和過度飲食,肥胖便如瘟疫般傳染開來。中年不到的就開始高血脂,於是心臟血壓都有了問題。一位本來青春健美的大學生,工作一年就變成了胖子。有的單位體檢,連20多歲的年輕人都加入了脂肪肝的行列。
  中國從獨生子女時代開始,因父母溺愛放縱,胖孩子便舉目皆見。帶孩子吃麥當勞、肯德基、任孩子喝工業飲料、吃甜點、工業食品,都成為愛孩子的標誌,其實這正是害了孩子的表現。其實,中國育兒傳統中,早有三分飢、三分寒保平安之說。
  修養,即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和素養。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形象都不關心、不在乎,怎麼能夠證明其對自己人生的高度責任感呢?一個人如果可以任由自己的體型橫向發展,怎麼能夠說明其對生命質量的精緻追求呢?
  當今社會有一種追求品牌時尚或青睞奢侈品的風潮。看看那些高檔品牌的產品,所有的材料、尺寸、搭配、比例、做工……都是精益求精、追求精緻和精細。如果你身上穿的、帶的都是精緻產品,而你的身材是一個粗製濫造的產品,會有美感嗎?試問,對於一個人來講,是所使用的服裝和用品的質量更加重要,還是其身體的質量、尺寸、比例和形象更加重要呢?試想,一個身材圓咕隆咚的人搭配一身的名牌和奢侈品,會產生美的效果嗎?
  有的人年紀不大,就因為無知或因為放縱而把自己吃成一個靠重量和體積取勝的體型。這分明是自我放縱的體現,分明是缺乏自我約束力的體現,分明是不注重個人修養的體現。
  有的人年紀一大把了,還有著年輕人一般的身材。只見他或者她的人前風光,可沒見他們操持自己身體的那份精心。他或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精選飲食、按時運動、按時靜坐、按時入睡,自覺不多吃半碗飯、一塊肉、一塊糖,不該吃的食品一口不碰。
  有本時尚雜誌的女主編身材極好,有人就評論說:這樣的身材,顯示了卓越的自我修養。
  不喜歡學習,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沒有意志力,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嬌生慣養、自我放任、缺乏毅力、不懂得健康知識等等,是導致疾病、皮膚粗糙、肥胖和身材醜陋的主因。
  保持好的身材、減肥,同時也是學習自律的過程,更是鍛煉意志力的方法。其實,拒絕肥胖必須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只需要做兩件事:
1、用科學的健康減肥方式。 
2、堅持行動。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   疫情期間固然應提防病毒上身,避免感染,卻也導致長者們大大減少出門活動的意願,一旦活動量驟減,恐加速活動能力退化與認知功能的下降。知名皮鞋企業足健康醫學團隊鄭融物理治療師提醒,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素質、免疫力都會因為衰老而退化,尤其中高年齡層的族群通常在...

文字提供/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   停經後的婦女除了更年期的症狀,最大的危機就是骨質疏鬆。82歲的李奶奶,早上起床後穿褲子,啪的一聲,大腿就骨折了,只能開刀治療,慢慢復原。分享該案例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醫師,同時為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為此領域專家,他表...

撰文/高敏敏營養師   番茄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水果,清洗之後用個盒子裝就可以帶出門了,十分方便,大家都知道有番茄有小顆跟大顆的,但你們知道,大番茄其實不是水果而是「蔬菜」嗎!很多人搞不清楚啊~而一顆大番茄就是一份蔬菜,現代人普遍蔬菜量攝取量不足,大番茄是個很好且方便攜帶的蔬菜!而且番茄含有...

文字/Helen   想要維持年輕外貌,關鍵就在膠原蛋白的含量!但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過了25歲後,膠原流失速度加快,肌膚開始面臨出現細紋、鬆弛、凹陷等老態。到底該如何守住膠原蛋白,面臨流逝的膠原蛋白,又有哪些方式可以補救?想要肌齡停格在最好的狀態,一起來看看吧!   &nbs...

Facebook留言板